依據疾病管制局監測資料顯示日本腦炎好發於每年夏天,高峰期通常在6至7月,自民國57年實施日本腦炎疫苗接種後,每年確定病例數已明顯下降,本縣100年迄今無確定病例,日本腦炎病毒主要存在於豬隻體內,透過三斑家蚊或環狀家蚊傳遞,潛伏期約5至15天,大部分為無症狀感染,少病例輕微病例會出現發燒、頭痛、噁心、嘔吐等症狀,嚴重者則出現昏迷、痙攣,最後導致精神、神經性後遺症甚至死亡。由於此症的治療至今尚無特效藥,一旦發病可能會遺留智能障礙、性格變化、運動障礙等後遺症,甚至造成死亡。
預防感染日本腦炎最好的方法是接種日本腦炎疫苗與減少暴露在三斑家蚊或環狀家蚊可能出沒的場所。目前政府提供出生滿15個月的幼兒應接受2劑疫苗注射,其間相隔2週,隔年再接種第3劑,並於小學一年級時再追加接種第4劑。衛生局劉局長呼籲家長們,請主動帶家中滿15個月以上幼兒到衛生所或合約院所接種疫苗。至於成人若生活或工作環境中有感染之虞,可前往國立陽明大學附設醫院自費接種日本腦炎疫苗,接種劑次間隔比照幼兒接種需接種三次。
除此之外,三斑家蚊與環狀家蚊多半在黃昏至黎明間在水田及豬舍附近出沒,民眾居家應安裝紗窗、紗門,睡覺時最好使用蚊帳。並避免在黎明和黃昏等病媒蚊活動的高峰期,於豬舍、其他動物畜舍或病媒蚊孳生地點的附近活動;平時做好個人保護措施,穿著淺色的長袖衣褲,皮膚裸露處塗抹衛生署核可的防蚊藥劑,慎防蚊子叮咬以免受到感染,以降低感染的風險。若有相關疑問可洽詢各地衛生所或防疫專線9357011。